首页 > 汽车品牌 > 正文
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(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)

2024-01-29 09:02:46 | 99汽车网

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(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)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(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)
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

汽势Auto-First|刘天鸣

凭借着新能源产品,

比亚迪

在2022年摘下自主一哥,而在业绩表现上,比亚迪的营收和净利润,均远超曾经的一哥

长城

汽车和

吉利汽车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长城和吉利分庭抗礼,轮番坐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一哥的宝座。直到2022年,中国汽车市场变了天,比亚迪异军突起,借着新能源汽车热潮,销量呈现出倍数增长。年关未至,比亚迪就已经打破国内汽车市场固有格局,成为新晋自主一哥。

高速增长的销量表现,让比亚迪交出了一份优异的业绩答卷,营收、净利、研发等关键指标均处于领跑优势。而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和比亚迪,虽然业绩不如比亚迪抢眼,但也在增长通道之中。

营收增长靠销量和产品组合

据比亚迪年报显示,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40.61亿元,较2021年增长96.2%。其中,汽车产业相关营业收入达到3246.91亿元,同比增长 151.78%,手机部件、组装等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8.15亿元,同比增长 14.30%。

比亚迪营收成倍数增长得益于销量的高速增长。去年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,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86万辆,同比增长208.64%。

当然,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也帮助比亚迪营收实现快速增长。2022年,比亚迪汉连续第四个月销量突破3万大关,全年累计销量超27万,e平台3.0系列产品也交出了不错的销量成绩。

吉利汽车营业收入远低于比亚迪,据年报显示,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80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45.6%,创历史新高。

1480亿元营收和45.6%的增幅源自销量增长和高售价车型占比提升。据官方数据统计,2022年,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43.3万辆,较2021年增长8%,售价相对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2.87万辆,同比增长超300%。

长城汽车的营收表现略低于吉利汽车,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3.4亿元,较2021年微增0.69%。与吉利和比亚迪的增长不同,长城汽车营收微增并不是因为销量的增长。

据数据统计,2022年,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06.75万辆,相较于2021年下滑 16.66%,销量达成率仅为 56.19%。旗下

哈弗

品牌、

魏牌

、长城皮卡以及

欧拉

品牌销量均呈现出两位数下滑态势,仅有

坦克

品牌保持增长态势。

在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,长城汽车如何实现业绩飘红?整体来看,产品结构向上成为主因。依托品牌向上发展,长城汽车2022年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.87万元,相较2021年增长20.8%,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.27%,平均售价的提升以及高价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,带动了营业收入的提高。

赚钱渠道各有门路

在盈利能力上,比亚迪远远高于吉利和长城。据比亚迪年报显示,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6.22亿元,同比增长445.86%;归母扣非后净利润156.38亿元,同比增长1146.42%。

相较之下,吉利汽车2022年实现税前净利润为46.81亿元,同比微增0.36%,实现净利润46.49亿元,同比增长6.81%。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.5%,至人民币52.6亿元。长城汽车实现净利润82.66亿元,同比增长22.9%,实现扣非净利润44.77亿元,同比增长6.51%。

虽然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城均实现了净利润增长,但“赚钱”的门路有所不同。比亚迪156.38亿元扣非净利润中,一方面得益于成本管理,2022年汽车业务营业成本近2585亿元,同比增长140.62%,增速低于汽车业务营收增长,使得毛利率达到20.39%。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财政补贴。2022年,比亚迪新能源补贴收入达到104.38亿元,同比增长77.89%。

吉利汽车的净利润来源不仅仅依靠销售汽车获取,技术出海也为其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回馈。据年报显示,吉利汽车2022年技术授权共实现16.6亿收入,同比增长29.9%,进一步支撑了未来稳定盈利预期。

此外,吉利汽车旗下

极氪

汽车的净利润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盈利能力。年报显示,2022年极氪汽车实现营业收入317.87亿元,同比增长1008.27%,净利润亏损20.39亿元(2021年亏损10.1亿元),相较于2021年亏损呈现出扩大趋势。

长城汽车82.66亿元净利润中,非经常性利润达到37.9亿元,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达到10.75亿元。除了补贴等对利润的贡献外,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也取得不错的利润表现。据年报显示,俄罗斯哈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7.79亿元,扣除汇兑收益、政府补助后的净利润为5.59亿元。

转型之下高投入

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,车企的研发投入也呈现出增长态势。

具体到比亚迪、吉利和长城,三者的研发投入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。比亚迪更是拿出202.23亿元用于研发投入,相较2021年增长90.31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比亚迪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不仅仅局限于汽车产业,还涉及到光伏、轨道交通。据年报显示,2022年比亚迪推出了大尺寸半片光伏组件技术、N 型高效电池及组件技术、智慧“云巴”列车、云巴全自动运行系统。

秉承着2025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的目标,长城汽车在2022年拿出121.81亿元用于研发,同比增长 34.34%,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8.87%,远超吉利和比亚迪。

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直接反映到专利数量的提升。据长城汽车年报显示,2022 年,长城汽车申请专利4463件,授权专利2263件。截止2022年年底,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2675件,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66件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207件,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302件。

吉利汽车2022年研发支出67.65亿元,较2021年增长23%,是三家中金额最小、增幅最小的企业。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
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(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)

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

2018年6月25日,恒大斥资67.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,间接获得Smart King公司(全资持有FF)45%的股权,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,正式宣告开启跨界造车之路。虽然这段蜜月期并未维持太久就分手,但第一步就选择与“PPT造车”始祖、”下周回国“的老贾联手,也注定了恒大在造车这条路上不会太平静。

时针拨回到今天(8月3日)中午12点,在高举着许家印的“买、合、圈、大、好”造车路径的指引下,恒大汽车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产品,且一次就是六款。舞台上,许家印意气风发,向媒体朋友和与会嘉宾介绍着自家产品。从恒驰1到恒驰6,产品矩阵覆盖了从A级到D级的轿车、SUV、MPV等乘用车车型。大胆的用色、流畅的线条以及前卫的造型,可以说每一款车都很具特色且略显壕气。除此之外,车型的内饰、具体性能和量产时间等并在此次发布会上并没有过多介绍,这也让不少网友和媒体对恒大造车继续持怀疑态度。

对于这次的新车发布会,恒大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多的预热铺垫,这与其一贯高调的作风不符,但习惯不按套路出牌的恒大,还是赚足大众眼球。一次性亮相六款新车,这或许在百年汽车工业史上也是少见的场景。而且,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专注某一车型细分领域不同,恒大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,全线产品铺开进入各个细分领域市场。虽说恒大在这两年通过入股和收购覆盖电池、整车制造、动力总成、汽车销售以及智慧充电等全产业链,但要做到整合发挥作用还有待市场的考验。

在恒大汽车的每一个重要时刻,都伴随着众人的质疑。恒大造车是认真的吗?恒大造车是为了圈地吗?这些问题或许除了恒大自己,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。但从这两年的实际行动,恒大也在向大众表明自己造车的决心。自2018年年报中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四大产业格局的战略方针后,许家印也定下了三到五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目标。恒大“买、合、圈、大、好”模式正式开启:144.9亿入股国内最大的经销商之一广汇集团,为销售环节铺平了道路;13.1亿美元收购NEVS,获得了造车资质;1.5亿美元入股柯尼赛格,共同研发和生产顶级新能源汽车;10.6亿入股卡耐新能源,获取动力电池技术......套用许家印的话说,真的是把能买的都买了,不能买的就合作,势必要通过金钱实现弯道超车,许家印更是把自己30多年前做车间主任那会儿与制造业沾边的成年往事说了出来,表明自己造车的决心。

而让恒大坚定造车的另一个原因,或许就是这几年房地产行业受到环境以及政策调控的影响,已经从黄金时代退回到白银时代,急需寻找其他领域进行突破。而作为跟房地产同等规模新能源汽车领域,不但前景广阔,更是被资本热捧,今天早盘跌了7%的恒大健康(于7月27日提交更名为恒大汽车,主营业务变更为新能源汽车),在新车发布后,一度拉升了10%,截止当日收盘,市值为3201亿港元,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。且比恒大健康的控股方——中国恒大,高了四百个亿。

造车有钱就行吗?显然不是。汽车行业的门槛很高,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业,有其发展的规律,不仅要投入大量的金钱,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,所以一般人也不敢轻易去碰触。作为地产圈同行的华夏幸福与宝能已经给恒大提前上了一课:一个退出新能源领域;一个半死不活。也从侧面证明了房地产的玩法不一定适用于汽车。这也是为什么还有许多媒体及网友看衰恒大汽车的原因。

此外,根据恒大所提的目标,恒大汽车的对手不仅有未成年的造车新势力,更有奔驰、宝马等有钱有技术的传统汽车巨头,恒大有的他们都有,恒大没有的他们也有,那么这些巨头凭什么被超越呢?

而且,从这几年造车新势力的情况也证实了一点,新能源汽车是个长期烧钱的行业,即使恒大有钱有势,也不一定能扛得住长期亏损,所以根据许家印的目标就是大规模量产分摊成本,但随着这些传统巨头纷纷转型电动化,这个目标将承受巨大的挑战。

最后:新车的亮相,标志着恒大汽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但接下来的情况将比现在更加严峻凶险,如何通过“买买买、合合合、圈圈圈”转变成“大大大、好好好”?这不仅需要金钱,更需要产业链整合能力去支撑,错一步都可能将前面的努力化为乌有。

2010年,当许家印喊出“三年夺中超五年夺亚冠”的目标时,连恒大球迷都觉得这是在天方夜谭,但后来的事,大家都清楚。而现在,看着与恒大足球俱乐部队徽相似的恒驰车标,62岁的许家印内心肯定是希望恒大足球的成功能再次复制。

成大事者,往往都备受争议,特斯拉是,或许恒大汽车也是。

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,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。
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(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)

宁德时代年报:净利增93%达307亿,拟分红61.55亿

2022年宁德时代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,达到3285.94亿元,同比增长152.07%,全年实现净利润307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93%。

从宏观数据看,宁德时代的数据依旧亮眼,继续保持了营收和利润的高增长。同时,宁德时代还提出大手笔的分红方案,

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25.2元(含税),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1.55亿元;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,

这一举动无疑更能提升投资人的信心。

根据SNE数据,2022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37.0%,连续6年排名全球第一;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43.4%,连续2年排名全球第一。

在产品方面,宁德时代在电话会议上透露,其与宝马也签订了圆柱产品的协议,但公司认为方形电池还是较优方案。

无论从营收、利润、客户等各方面看,宁德时代龙头位置依旧稳固。

01

毛利同比大降,电池价格首上涨

即使在如此亮眼的业绩背后,宁德时代也在承受着毛利超常规大减,带来的利润损失。

2022年,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毛利率,分别由2021年的22%和28%,大幅下降至17%。

可见,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,宁德时代也毫无例外的盈利受损,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相较往年,不管是绝对值还是下降幅度都有较大差异。

资料来源:根据年报整理

在金属联动的机制下,上游成本上涨最终还是传导至了电池系统的价格层面。2022年,宁德时代结束了电池系统售价的下降态势,终端售价首次出现上涨。

2022年,动力电池系统平均售价由2021年的0.78元/Wh,调涨为0.98元/Wh。

资料来源:根据年报整理

不过,好在宁德时代在上下游中都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,利润受损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,同时通过规模进行了大幅修复。

对于其毛利率未来的走向,在电话会议中,宁德时代方面表示,整体预期会比2022年更好,原材料下行为公司带来更多主动权。

02

锂矿上游布局不足

2022年,

宁德时代年报中首次出现了电池矿产资源收入,金额为45亿元,同比增长了116%,但在营收中的占比仅为1.37%。

这说明矿产资源并没有给宁德时代带来有力支撑。

即使强如宁德时代,在矿产领域的投入也稍显不足。

不过,近几年,宁德时代已通过投资参股、技术赋能等方式,在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液等材料及设备等上游重要环节与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,在确保重要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安全、成本可控。

在锂资源方面,宁德时代在江西宜春含锂瓷土矿项目、四川斯诺威硬岩锂矿项目、玻利维亚盐湖运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在镍资源方面,宁德时代在印度尼西亚与合作方共同投资建设从红土镍矿开采、冶炼、三元材料到电池的全产业链项目正有序推进;在磷资源方面,宁德时代也已取得贵州大坪磷矿项目的采矿许可证。

宁德时代部分矿产布局情况

资料来源:网络资料整理

据悉,宁德时代还在非洲努力寻找锂矿。

无论如何,宁德时代已拥有一定的资源储备量;通过布局电池回收,也正在构建自循环的供应链闭环。

当然,随着锂价的回落,艰难的利润下滑阶段正在过去,电池价格正在步入下行轨道。

03

产能、研发高速增长

领先的规模和研发投入在不断巩固着宁德时代的护城河。

(1)产销规模继续扩大

2022年,宁德时代的锂离子电池产能达到390GWh、产量达到325GWh、销量为289GWh,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242GWh,

产能、产量和销量都实现了翻番,同时产销率也实现了继续提升。

宁德时代产能、产量情况(GWh)

资料来源:根据年报整理

此外,宁德时代的在建产能规模还在增长,由2021年的140GWh,提升到2022年的152GWh。这说明宁德时代在海内外的产能布局势头还在提升。

宁德时代拥有大量优质客户。动力电池方面,在海外,宁德时代与 Tesla、BMW、Daimler、Stellantis、VW、Ford、Hyundai、Honda 等车企深化全球合作;在国内,其与上汽、吉利、

蔚来

、理想、宇通等车企强化合作关系。

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设欧洲第二座工厂,规划产能达100GWh

,以进一步完善全球战略布局,助力加速欧洲电动化与能源转型。

对于人们关心的与

福特

合作的情况,宁德时代方面表示,与福特合作的具体方式还在协商中,目前还在顺利推行。

宁德时代方面还透露,

公司在海外的合作方式不是唯一的,后面还有新的方式。

储能电池方面,宁德时代也在加大各环节客户覆盖,在海外,与 Tesla、Fluence、Wärtsilä、Flexgen、Sungrow、Hyosung 等全球新能源行业领先客户深度开展多区域、多领域的业务合作;在国内,其与国家能源集团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、中国华能、中国华电、中国广核集团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在新能源领域合作达成战略协议。

中型电池方面,宁德时代与 ATL 成立合资公司,推进家储、工商业储能、电动二轮、无人机、电动工具等细分市场发展。99汽车网

此外,宁德时代已经在多个市场应用场景推动集成创新,覆盖智慧矿山、换电服务、光储充检、智慧港口、电动船舶等领域。

这些客户以及业务分布范围广,为宁德时代的持续、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(2)研发投入还在翻番

在研发方面,规模不断扩大的宁德时代并没有放松在研发上的投入。2022年,宁德时代研发投入达到155亿元,同比继续实现翻番。

截至2022年末,宁德时代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6,322名,其中,拥有博士学历的 264 名、硕士学历的 2,852 名。

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换来了技术上的领先。目前宁德时代拥有5,518项境内专利及1,065项境外专利,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10,054项。

资料来源:根据年报整理

现在,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、麒麟电池、凝聚态电池等产品上都实现了突破,宁德时代正在推进

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,凝聚态电池产品也正与客户洽谈合作中。

宁德时代方面还透露,钠电和M3P今年都会实现量产交付,但量要看客户的需求。

目前看,宁德时代领先位置依然如故。超大的产销规模和研发投入,帮助宁德时代维持着行业的领先地位,对其中长期的发展也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。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

以上就是99汽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,请关注99汽车。
与“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(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)”相关推荐
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(许家印为造新能源车砸了几百亿,如今取得了怎样的成果?)
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(许家印为造新能源车砸了几百亿,如今取得了怎样的成果?)

一次发布六款车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汽车品牌,恒大为啥还要被看衰2018年6月25日,恒大斥资67.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,间接获得Smart King公司(全资持有FF)45%的股权,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,正式宣告开启跨界造车之路。虽然这段蜜月期并未维持太久就分手,但第一步就选择与“PPT造车”始祖、”下周回国“的老贾联手,也注定了恒大在造车这条路上不会太平静。时针拨回到今天(8月3

2024-01-18 03:40:02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 吉利汽车收入1016亿元,新能源科技转型卓有成效
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 吉利汽车收入1016亿元,新能源科技转型卓有成效

吉利汽车3月销量出炉,总销超11万辆,新能源月销近3万辆4月6日晚些时候,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(0175.HK)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:3月份吉利乘用车销量再破10万辆大关,达到了110300辆,同比环比双增长,其中同比增长超9%,环比增长20.7%。3月份吉利汽车市场表现有几个看点值得关注:新能源市占率增长明显,出口销量大幅攀升。此外新产品上市后市场表现不错,前景值得关注。下面就让

2024-01-22 22:59:11
吉利2023年半年报解读:增收不增利,但“转向”已完成(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)
吉利2023年半年报解读:增收不增利,但“转向”已完成(比亚迪晒钱4200亿 长城+吉利没得比|汽势财经)

吉利2023年半年报解读:增收不增利,但“转向”已完成‍‍从“反思”到“自信”,仅仅隔了五个多月,吉利汽车(HK.00175)高层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。8月22日,吉利汽车公布了2023年半年报,业绩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上市公司累计销售69.4万辆新车,同比增长13%;营业收入达到731.82亿元,同比增长2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.7亿元,同比仅微增1%。销量

2024-01-18 12:45:29
汽车行业市值TOP5,为何又是比亚迪,吉利、长城呢?
汽车行业市值TOP5,为何又是比亚迪,吉利、长城呢?

汽车行业市值TOP5,为何又是比亚迪,吉利、长城呢?千变万化用来形容当下的汽车行业,每一个汽车人都有这样的感慨,尤其对2020年的汽车厂商来说。而汽车市值作为衡量汽车企业,未来发展前景的最直接指标,向来被各大厂商看重,毕竟资本的力量无处不在。曾经丰田、奥迪和戴姆勒等传统车企,常年占据市值榜单位置,不过这样的结果终究发生了变化,而这种变化与每一位汽车人息息相关。如果说特斯拉改变了人们对于自动

2024-01-18 20:28:47
2023最值得期待的六款新车,含比亚迪仰望、智己LS7等等 新能源是主力,长城/比亚迪/吉利等上市新车盘点
2023最值得期待的六款新车,含比亚迪仰望、智己LS7等等 新能源是主力,长城/比亚迪/吉利等上市新车盘点

2023最值得期待的六款新车,含比亚迪仰望、智己LS7等等2022悠然远行,2023奔腾而至。对国内汽车行业而言,2022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,2023年将是很多车企寄予厚望的一年,因此,各大厂商会在2023年投放更多重磅新车来提升竞争力和销量。今天,我就给大家盘点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6款新车,如果大家在新一年有购车计划,不妨等这些车型上市后再做决定!仰望U8(全新硬派SUV)仰望是比

2023-06-28 13:53:42
为什么非洲汽车价格高 为啥在国内无人问津的标致,却成为了非洲保有量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?
为什么非洲汽车价格高 为啥在国内无人问津的标致,却成为了非洲保有量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?

为啥在国内无人问津的标致,却成为了非洲保有量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?过去几十年中,标致在巴西、阿根廷、澳大利亚、尼日利亚等世界各地建厂。而标致在非洲的发迹史,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。当时,一位当地的汽车经销商进口了100辆403S,由于这款车可以适应当地恶劣的路况,所以很快受到了当地人的追捧。在标致推出404之后,其销量在西非猛增。1972年,标致和尼日利亚政府组成了一家名为Peugeot

2023-08-29 18:45:18
合资车为啥比国产车贵 上海车展,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,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?
合资车为啥比国产车贵 上海车展,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,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?

合资车为啥比国产车贵便宜、配置高,是国产车的优势,也是国产车(其实是自主品牌)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其实不仅仅是这样,如果在北京车展看看新出的车,除了到处可见的大屏外,国产车的内饰做工等方面,跟合资车相比,一点都不落下风,在15万以下尤其是20万以下的车型,国产车完全可以与合资一决高下。说实话,国产车的质量在逐步提高,但是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很多国产车看似高科技的配置,相比汽车的三大件来

2024-01-06 02:25:39
亏损53亿的蔚来和亏损1.5亿的理想谁更有前途?(仅次于比亚迪,理想汽车已成为市值第二的中国汽车汽车商)
亏损53亿的蔚来和亏损1.5亿的理想谁更有前途?(仅次于比亚迪,理想汽车已成为市值第二的中国汽车汽车商)

亏损53亿的蔚来和亏损1.5亿的理想谁更有前途?继理想汽车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之后,另外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也于3月2日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。截止目前,仅理想和蔚来两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布了业绩,不妨将两家公司的业绩进行简单对比。销量PK从销量上来看,蔚来2020年Q1-Q4季度,交付量分别为3838辆、10331辆、12206辆、17353辆,

2024-01-12 11:25:51